北地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298|回复: 20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

[复制链接]

3421

主题

3526

帖子

116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5
发表于 2022-2-23 13: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楼      地学院教师信息汇总
二楼      陈建平  教授
三楼      赵志丹  教授
四楼      王庆飞  教授
五楼      刘家军  教授
六楼      王根厚  教授
七楼      王建平  教授
八楼      杨忠芳  教授
九楼      于炳松  教授
十楼      张招崇  教授
十一楼    刘少峰  教授
十二楼    张寿庭  教授
十三楼    顾雪祥  教授
十四楼    杨立强  教授
十五楼    董国臣  教授
十六楼    刘俊来  教授
十七楼    张  达  教授
十八楼    薛春纪  教授
十九楼    张世红  教授
二十楼    李亚林  教授
二十一楼  史晓颖  教授


地学院正高邮箱@.jpg
地学院副高邮箱@.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21

主题

3526

帖子

116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5
 楼主| 发表于 2022-2-23 13: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建平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土资源与高新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陈建平:男,汉族,  1959  年  6  月生于北京,  籍贯  福建闽候。  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  
教育经历
  •   学士;          成都地质学院;                    1978年  /  1982年
  •   硕士;         分理学;                  成都地质学院;                                      /  1988年
  •    博士;        成都理工学院;                                      /  1995年
工作经历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研究;              1995年  /
  • 法国航天遥感中心“国际地理信息系统学术研讨班”;            1996年  /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教师;                  1997年  /

JIANPING CHEN was born in Beijing, China,in 1959. He received the B.S. and M.S. degrees ingeoscience and the Ph.D. degree in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from the Chengdu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ichuan, in 1988 and1995, respectively. From 1982 to 1993, he wasa Research Assistant with the Remote SensingGeology Laboratory,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rom 1993 to 1997, he was an AssociateProfessor with the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ince 1997, he has been a Full Professor with the Earth Science andResources Depart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 Beijing. He is theauthor of 30 books, more than 200 articles, and more than ten inventions.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mineral resources assessment and big dataanalysis. He was a recipient of the Academician from the Russian Academyof Sciences, in 2015 and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athematicalGeoScience Scientist Award for Excellence, in 2009.

email:Jianping Chen (3s@cugb.edu.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21

主题

3526

帖子

116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5
 楼主| 发表于 2022-2-23 14: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志丹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学院: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科技处                     
职务:                   处长                           
学术头衔:            万人计划    
研究方向:            青藏高原及邻区,秦岭-大别造山带,中国东部等地区,岩石学和地球化学   
赵志丹,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5月至今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从事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学术兼职
  • 1.2013年开始,南京大学《高校地质学报》副主编 2.2018年9月开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第五届编委会编委(2018.09-2023.08)。 3.2019年12月开始,北京地质学会副理事长(21届,2019-) 4.2014年12月开始,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第六届、第七届理事会理事 5.2017年开始,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浆岩专业委员会委员
科研奖励
  • 1.2021年9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碰撞带地壳演化”,群体学术带头人为朱弟成教授,赵志丹为核心成员。
  • 2.2020年11月18日,入选科睿唯安(Web of Science)2020年度“高被引学者”名单。
  • 3.2020年11月17日,入选第五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组部。
  • 4.2020年4月10日,入选科技部2019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团队名称为青藏高原岩石圈演化与成矿创新团队,赵志丹为团队负责人,核心成员为王成善、朱弟成、许继峰、刘俊来、李亚林、王瑞、刘盛遨、刘金高、戴紧根、郑远川、王青、许博、刘栋、张亮亮、黄丰。证书编号 第2019RA4038号。
  • 5.2019年11月,入选科睿唯安(Web of Science)2019年度“高被引学者”名单。
  • 6.2019年1月,2018年度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奖一等奖,获奖名称为“青藏高原南部拉萨地块的起源和演化”,赵志丹排名第2(全部完成人是朱弟成、赵志丹、王青、刘栋、王瑞等5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第一完成单位。证书号: 2018-011
  •                                        7.2017年10月,“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获得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赵志丹排名第11位(主要完成人共15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第一完成单位。(邓军,李文昌,许继峰,王立全,杨天南,孙晓明,毕献武,王长明,刘俊来,颜丹平,赵志丹,朱弟成,卢映祥,王庆飞,陈建林)。证书号:KJ2017-1-03-R11。
  • 8.2012年12月,“青藏高原生长的深部过程与地表隆升”项目获2012年度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赵志丹排名第4(主要完成人共15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第一完成单位。证书号:KJ2012-1-01-R4。
  • 9.2012年5月,赵志丹被授予“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先进个人”称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荣誉证书。
  • 10.2011年12月,“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项目获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赵志丹排名23(主要完成人共50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第九完成单位(主要完成单位共30个)。证书号码:2011-J-252-0-01-R23。
  • 11.2007年9月,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第六届“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
  • 12.2006年1月,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
  • 13.2002年12月6日,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八届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三等奖。
  • 14.2000年6月,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颁发的第八届侯德封奖。
其他荣誉
  •        教学类奖励: [1] 2021年9月7日,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1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成果名称“学科、科教、产教三融合引领高水平地学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获奖人为刘大锰、赵志丹、季荣生、彭国华、费明明。 [2] 2021年5月,获得第一届北京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正高组二等奖,于炳松教授及其团队成员赵志丹、阮壮、杜瑾雪讲授的《岩石学》课程。 [3] 2021年1月,获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第一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负责人为于炳松,团队成员赵志丹,阮壮,杜瑾雪。 [4] 2020年11月,《岩石学(含晶体光学)》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课程负责人为于炳松,赵志丹和杜瑾雪为课程团队成员,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5] 2020年10月,第一主编教材《晶体光学与造岩矿物》入选北京市教委的2020年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 [6] 2020年9月,从事教育工作满20年,荣获2020年度“北地先锋”教师职业荣誉水晶奖。中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委员会。 [7] 2019年12月9日,获得第十五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北京市教委。 [8] 2019年7月,获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教学名师奖。 [9] 2018年10月,获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师德先进。中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委员会。 [10] 2018年3月,获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本科教学优秀教师奖三等奖。 [11] 2018年3月,“信息时代高校岩石学课程建设的传承与创新”获得201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奖人为:于炳松、赵志丹、张招崇、程素华、阮壮、董国臣。 [12] 2018年3月,“地质学专业“一三五”人才培养体系的综合教学改革”获得201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奖人为:王根厚、颜丹平、陈家玮、顾雪祥、李晶、于海亮、赵志丹、于炳松、张长厚、程捷。 [13] 2017年9月26日,“信息时代高校岩石学课程建设的传承与创新”获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奖人为:于炳松、赵志丹、张招崇、程素华、阮壮。 [14] 2014年9月,申报的教材《岩石学(第二版)》教材(主编为于炳松、赵志丹、苏尚国)和《岩石学实习指导书》(主编为赵志丹、于炳松、苏尚国),同时获批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 [15] 2014年9月,“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构建和实践地质学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获得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赵志丹为第九获奖人。全部获奖人:王根厚、颜丹平、李胜荣、陈建强、薛春纪、于炳松、许虹、申俊峰、赵志丹。证书号:20147014。 [16] 2013年11月,矿物岩石课程群教学体系优化与创新人才培养,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李胜荣、于炳松、许虹、申俊峰、赵志丹。 [17] 2013年10月,《岩石学》教材获得2013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主编为于炳松、赵志丹、苏尚国。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18] 2012年9月,申报的“矿物岩石课程群教学体系与多元实验平台建设” 获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奖人:李胜荣,于炳松,许虹,申俊峰,赵志丹。并且推荐到北京市申报。 [19] 2012年9月,申报的“岩石学多元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获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奖人:于炳松、赵志丹、张招崇、张  聪、李晶。 [20] 2008年11月13日,申报的“地质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法探索与成果” 获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奖人:赵志丹、李胜荣、罗照华、于炳松、张招崇。 [21] 2008年7月18日,李胜荣教授负责的矿物与岩石教学团队,获批2008年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22] 2009年9月,所在的岩石矿物教研室,获得首都教育先锋先进集体称号,李胜荣教授负责。 [23] 2008年12月,“地质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法探索与成果”,获得2008年校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奖人为赵志丹、李胜荣、罗照华、于炳松、张招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4] 2008年6月,荣获第七届“我爱我师”我心目中最优秀的专业课教师奖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团委和学生会联合颁发。 [25] 2008年6月,荣获“学生心中最好的老师”荣誉称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团委和学生会联合颁发。 [26] 2008年3月,被评为地学院第三届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立项优秀指导教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院团总支 [27] 2006年2月28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教学优秀二等奖。 [28] 2005年6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
教育经历
  • 学士;                                   地球化学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986.9  /  1990.6
  • 博士;                                   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995年
工作经历
  • 中国科学院;                     地球化学研究所;                      博士后研究;            1995年  /  1998年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1998.5  /
  •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                                   国际合作研究;             2002年  / 2003年
  •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               国际合作研究;            2012年  / 2014年

email:zdzhao@cugb.edu.cn

学者简历-赵志丹.pdf

719.93 KB, 下载次数: 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21

主题

3526

帖子

116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5
 楼主| 发表于 2024-2-7 17: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庆飞  教授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研究方向:地质学;区域成矿学;成矿系统
ResearcherID:  wqf@cugb.edu.cn
ORCID:
成果量:300   被引频次:4,315   H指数:34   G指数:58
个人简介:
    王庆飞,男,1978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与造山作用有关的内生金、锡和外生铝、锰等成矿作用研究,并取得创新性成果。识别了罕见的高温造山型金矿床,发现成矿多期脉动和同位素区带变化规律,为流体地幔起源提供关键证据;查明多尺度构造控矿作用,提出软流圈上涌—富集地幔活化—薄弱地壳再造多层圈耦合作用是金矿集区形成的控制机制;建立造山型金矿富集地幔活化成矿模型,突破了经典地壳变质成因理论,指导了多个矿区深部找矿。查明陆内喀斯特铝土矿形成和造山作用的成因关系,改变了其原地风化成矿的传统认识,推动了找矿重大突破。在EG、MD、GEOLOGY、AM、ESR、JGR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合作主编国际SCI专辑3部,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和全球学者库“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排名”榜单;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别贡献奖和一等奖4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与“国土资源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荣获“中国青年地质科技金锤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全国黄金行业科技标兵”。
学术兼职:《现代地质》编委会委员《Ore Geology Reviews》副主编 《ScienceBulletin》特邀委员 《Geoscience Frontiers》编委
科研奖励:王庆飞(9/10); 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成矿作用与找矿突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科技进步, 国家二等奖, 2018(邓军; 李文昌; 周云满; 范玉华; 王立全; 和中华; 许继峰; 杨立强; 王庆飞; 余海军). 王庆飞(5/10); 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非线性矿产预测理论方法创立与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科技进步, 国家二等奖, 2013(成秋明; 李文昌; 夏庆霖; 卢映祥; 王庆飞; 左仁广; 葛咏; 张生元; 陈志军; 谢淑云). 王庆飞(2/15);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桂西铝土矿地质与勘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科技进步, 其他, 2016(张起钻; 王庆飞; 韦国深; 覃定量; 李水明; 刘学飞; 周方; 雷英凭; 覃全光; 宋开本; 农恒杰; 彭志永; 陆光生; 陆建辉; 黄谷灿). 王庆飞(14/15); 2017年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科技进步, 省部一等奖, 2017(邓军; 李文昌; 许继峰; 王立全; 杨天南; 孙晓明; 毕献武; 王长明; 刘俊来; 颜丹平; 赵志丹; 朱弟成; 卢映祥; 王庆飞; 陈建林).
其他荣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荣获“中国青年地质科技金锤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21年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21

主题

3526

帖子

116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5
 楼主| 发表于 2024-2-7 17: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家军  教授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研究方向:矿床学
ResearcherID:  liujiajun@cugb.edu.cn
ORCID:
成果量:294   被引频次:4,638   H指数:33   G指数:57

学者简历-刘家军.pdf

639.71 KB, 下载次数: 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21

主题

3526

帖子

116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5
 楼主| 发表于 2024-2-8 08: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根厚  教授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研究方向:1.区域构造与显微构造; 2.增生造山带; 3.构造解析; 4.矿田构造学
ResearcherID:  wgh@cugb.edu.cn
ORCID:
成果量:282   被引频次:2,938   H指数:24   G指数:44
个人简介:
    王根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二级教授,中共党员。1963年7月生,男,陕西蒲城人。1986年7月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力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3年7月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构造地质学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7月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构造地质学专业博士学位;1986年7月至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先后担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副院长(2004.01-2006.07)、分党委书记(2004.07-2008.10)、院长(2008.10-2021.05)。2013年在教育部行政学院学习3个月,2016年在德国图宾根大学短期访问研究。
学术兼职: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地质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本科生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全国区域地质调查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地质力学学报副主编、地学前缘编委、地质通报编委;

学者简历-王根厚.pdf

138.83 KB, 下载次数: 13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21

主题

3526

帖子

116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5
 楼主| 发表于 2024-2-9 08: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建平  教授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研究方向:矿床学
ResearcherID:  jpwang@cugb.edu.cn
ORCID:
成果量:266   被引频次:5,007   H指数:38   G指数:60
个人简介:
    王建平:长期从事金属矿床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95毕业于河北理工学院地质矿产勘查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8年和2001年分别获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1年至今,留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床与勘探教研室任教,研究方向主要为金属矿床地质和矿床地球化学。自1998年以来,作为项目负责人、主研人员先后参加国土资源部九五基础研究、国土资源部资源与环境科技攻关、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负责面上和青年基金2项,参研重点基金3项)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重点攻关等10余个项目的研究工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黄金科学技术奖二等奖4项,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第四届优秀中、青年地矿经济研究人才“银星奖”1人次。现已发表论文100余篇,参编教材专著4部。

学者简历-王建平.pdf

558.36 KB, 下载次数: 1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21

主题

3526

帖子

116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5
 楼主| 发表于 2024-2-9 08: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忠芳  教授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研究方向:地球化学
ResearcherID:  yangzf@cugb.edu.cn
ORCID:
成果量:253   被引频次:6,311   H指数:45   G指数:70
  
科研项目
  
  
[1] 杨忠芳;夏学齐;冯海艳;余涛;侯青叶.上海市典型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示范[Z].中国地质调查局,20130110.
  
  
[2] 杨忠芳;侯青叶;余涛;夏学齐;冯海艳;蒋宏忱.中国主要农耕区土壤碳库与固碳潜力研究[Z].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察研究所,20091217.
  
  
[3] 杨忠芳;侯青叶;夏学齐;冯海艳;余涛.中国典型地区土壤碳汇源转化机理研究[Z].中国地质调查局,20100428.
  
  
[4] 杨忠芳;冯海艳;袁国礼;余涛;侯青叶;夏学齐.中国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评价体系研究与成果集成[Z].中国地质调查局,20060515.
  
  
[5] 杨忠芳.中国北方侏罗系新区烃源岩综合评价研究[Z].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19970101.
  
  
[6] 杨忠芳.云南不同成土母质土壤剖面中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对比研究[Z].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0713.
  
  
[7] 杨忠芳;刘国峰.修订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技术要求、制定地球物理计量单位[Z].中国地质调查局,20130110.
  
  
[8] 龚庆杰;刘宁强;韩东昱;冯海艳;汪明启;邓军;杨忠芳.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化探成果汇总与技术指导[Z].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20130101.
  
  
[9] 余涛;侯青叶;杨忠芳.典型区硒生物有效性与富硒土地安全开发[Z].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20160627.
  
  
[10] 杨忠芳;余涛;赵增迎;姜浩;高硕;胡业翠;田毅;赵华甫;夏学齐;黄勤;王金满;陈洁;侯青叶;王丽娟;廖立兵;吴克宁.典型地区土地质量评价A[Z].中国地调局,20071125.
  

学者简历-杨忠芳.pdf

585.77 KB, 下载次数: 1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50

主题

3478

帖子

88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83
发表于 2024-2-10 09: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于炳松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研究方向:沉积学、层序地层学、油气储层地质学、沉积地球化学
ResearcherID:  yubs@cugb.edu.cn
ORCID:
成果量:239   被引频次:5,643   H指数:38   G指数:67
个人简介:
    于炳松(1962.11-    ),男,浙江省德清县人。1991年和1994年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分别获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1996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1年11月-2002年5月,2008年1月—5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美国Miami大学进行合作研究,2011年9月-12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进修学习。1996年至今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作。曾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技处副处长、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分党委书记、副院长、校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等职,现任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终身会员,国际沉积学会(IAS)和美国石油地质家协会(AAPG)会员,《现代地质》、《岩石矿物学杂志》、《古地理学报》和《海相油气地质》编委。主要从事含油气盆地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储层地质学、地球化学、煤和油气田地质学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与美国Miami大学有长期的合作研究关系,并合作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主讲了《晶体光学与造岩矿物》、《岩石学》、《沉积岩石学》、《高级沉积岩石学》、《成岩作用与油气储层》等多门大学生和研究生课程,被评为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师德先峰和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攻关专题1项、国家“973”项目专题3项、国家油气重大专项专题6项和重大横向科研项目多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3项,并被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授予全国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先进个人(2009年)。出版《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层序地层及其沉积学研究》、《扬子地块西南部沉积地球化学演化与成矿作用》等专著8部,主编了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岩石学》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地质学系列教材之一《沉积岩岩石学》。在Fuel,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Clays  and Clay  Minerials,中国科学,自然科学进展,地质论评,沉积学报,石油学报,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地学前缘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0余篇。
联系方式:
办公地点:教2楼202室
电话: 86-13611011565
科研项目
  
[1] 于炳松;阮壮;李娟.k02787的结余资金(3-3-2012-44-A,油气专项)[Z].k02787,20190110.
  
  
[2] 林畅松;于炳松.k13081(3-3-2011-09-A)的结余资金[Z].k13081,20210702.
  
  
[3] 阮壮;于炳松.东营凹陷典型沉积砂体有效储层演化过程研究[Z].中石化胜利油田研究院,20181201.
  
  
[4] 刘少峰;颜丹平;于炳松;梅冥相.中上扬子中新生代盆山演化与没气保存条件研究[Z].西北大学(中国石油化工集团),20080620.
  
  
[5] 林畅松;陈建强;于炳松;刘景彦;肖建新.中国典型叠合盆地层序和构造地理[Z].国家科委,20080619.
  
  
[6] 于炳松;王英滨.中国南方海相富有机质页岩天然气吸附机理与储气性能研究[Z].教育部,20121224.
  
  
[7] 于炳松;阮壮;王黎栋;王英滨.中国南方海相富有机质页岩孔隙特征及其对页岩气储集与扩散迁移的制约[Z].国家自然基金委,20150929.
  
  
[8] 于炳松.中国石化化工集团公司矿权数据库图形库建立和相关软件代理集成[Z].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油田勘探部,20000301.
  
  
[9] 林畅松;刘景彦;于炳松;丁文龙;陈建强.中国西部典型叠合盆地隆坳格局形成演化与岩性地层圈闭发育模式[Z].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061001.
  
  
[10] 林畅松;于炳松;刘景彦;由雪莲.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深部有效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制与分布预测[Z].科技部,20110601.
  




学者简历-于炳松.pdf

587 KB, 下载次数: 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50

主题

3478

帖子

88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83
发表于 2024-2-10 09: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招崇  教授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研究方向:
ResearcherID:  zczhang@cugb.edu.cn
ORCID:
成果量:236   被引频次:4,037   H指数:34   G指数:55
  
科研项目
  
  
[1] 朱弟成;戴紧根;王青;干微;赵志丹;刘金高;王瑞;侯通;李曙光;张招崇;刘盛遨.111引智基地项目:岩浆成因和大陆地壳形成[Z].教育部和国家外专局,20180101.
  
  
[2] 张招崇.J21455的结余资金(3-2-2014-61)[Z].Y00004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0608.
  
  
[3] 张招崇.J21522结余资金(3-2-2015-31)[Z].Y0000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0608.
  
  
[4] 张招崇;侯通;王萌;程志国.J218093的结余资金(3-2-2018-93)[Z].Y00006,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10608.
  
  
[5] 张招崇.K0278001/K0278003结余经费(富铁矿成矿背景与成矿作用综合研究)[Z].K0278001/K0278003,20190321.
  
  
[6] 莫宣学;张招崇;周肃;赵志丹;董国臣.三江岩浆作用与壳幔交换成矿制约[Z].科技部,20080814.
  
  
[7] 张招崇.与矽卡岩有关侵入岩岩浆氧逸度研究[Z].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0430.
  
  
[8] 张招崇;程志国;王萌;张宏罗;侯通.东部地区富铁矿床矿体定位技术与增储示范[Z].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21020.
  
  
[9] 张招崇.中亚成矿域斑岩大规模成矿中亚造山带斑岩钼矿床成矿的时间尺度研究[Z].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00101.
  
  
[10] 张招崇.中国火山岩研究进展与发展战略研究[Z].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20110301.
  

学者简历-张招崇.pdf

563.27 KB, 下载次数: 1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北地论坛

GMT+8, 2024-11-21 19:22 , Processed in 0.023560 second(s), 21 queries .

联系我们:cugbbbs@126.com

Copyright © 2020 bjcugb.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